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SEO 教科書/第二章/關鍵字選定

2-1 關鍵字選定

  • 一頁的關鍵字最好只有一個,太多關鍵字的結果就是什麼都不是
  • 選擇適當關鍵字的方法有四個:
    • 由訪客記錄中查找
    • 參考競爭對手的網站
    • 使用工具
    • 採用複合型的關鍵字

2-2 由訪客記錄中尋找關鍵字

  • 這部份沒什麼密訣,基本上就是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來網頁的人都是從什麼關鍵字來的,再針對這些關鍵字做最佳化。

2-3 參考競爭對手的網站

  • 參考競爭對手的 <title>、<hx> 等標籤,從中撈出對手使用的關鍵字,之後:
    • 從中找出自已網站欠缺的關鍵字,或
    • 試圖尋找同義,但不同的關鍵字,例如「旅行」和「旅遊」

2-4 使用工具

  • 常用的工具有:
    • Overture Keyword Selector Tool
    • Google Trends
    • Google Webmaster Tools
      • 主要是分析 Googlebot 爬網站行為的工具
      • 分析為什麼 Googlebot 爬不到
      • 提供數據
      • 分析 Inter-site 和 Intra-site 連結
      • 提供一些工具,例如設定網站被爬的頻率、設定預設的 domain、移除特定 URL 等。
    • BIGLOBE 搜尋
      • 每一個搜尋結果前面都會有十根小棒子,紅棒子數愈多,表示在 BIGLOBE 的評價中,這個網站和關鍵字的契合度愈高。
      • 想不出來它的數據是怎麼算的 XD
      • 這個工具可以拿來估算自已的網站在某個關鍵字上的「安全度」。如果和對手相差五、六根棒子的話(不論是贏還是輸),那基本上都可以暫時放著不管了。如果相差很近,那可能要多注意在這個關鍵字下功夫來維持領先地位了。

2-5 採用複合型的關鍵字

  • 據荷蘭 OneStat.com 的調查,搜尋時只輸入一個關鍵字的人只佔總人數的 11.43%,換言之九成左右的人搜尋時會輸入複合型的關鍵字。
    • 因此可以將頁面的關鍵字由「旅遊」改成「花蓮 旅遊」,或甚至「花蓮 旅遊 住宿」來針對特定的搜尋結果做頁面的最佳化,效果會比和眾多競爭對手爭像「旅遊」這樣熱門的關鍵字要來得有效率。
    • 當然,將關鍵字切的太細,搜尋的人也就少,因此這中間的取捨是要注意的。
    • 由於關鍵字的切細,相對應的頁面內容也必須要隨之修正來符合訪客的預期(進行 LPO)
  • 使用工具
    •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 Google 的「相關搜尋」,從中挑選適合的來加強就行。因為這些複合關鍵字都是真的有使用者在搜的關鍵字,因此效果應該會不錯。
    • Relekey

2-6 注意對應關鍵字的抵達網頁(LP)

  • 什麼是 LPO
    • SEO 的最終效果不是希望所有人都到達網站的首頁,而是到達對訪客而言內容最合適的網頁。
    • 確保訪客抵達的網頁合乎預想,同時又能夠簡易的從抵達網頁前往站內的其他類似網頁,就是所謂的 LPO(Landing Page Optimization,抵達網頁最佳化)
  • 舉例來說,如果訪客想找的是「iPhone」,可是搜尋到的結果卻只有 Apple 的首頁,那搜尋者可能會放棄在站內找 iPhone 在哪裡,直接點搜尋引擎上的下一個連結。
  • 關鍵字的選擇,必須要考量搜尋者可能的鍵入習慣,針對不同的頁面進行最佳化,例如針對搜尋「什麼是 iPhone」、「iPhone 實照」和「iPhone 破解」的人,應該要有不一樣的網頁內容最佳化。(註:我看起來這個是 tag 在做的事情,但別忘了這本書的對象是一般網站,而一般商業網站很少下 tag 的)
  • 因為 LPO 之後抵達的網頁都是很特化的網頁,因此如何引導訪客前往更廣域的網頁,而不是看完就閃,是網頁設計中很重要的課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