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SEO 教科書/第四章/制作後的告知活動

4-1 外部要素的 SEO

  • 來自搜尋引擎的連結
    • 被機器人爬下來的連結 > 無法控制
    • 前往搜尋引擎登錄連結
    • SEM 的併用
  • 來自搜尋引擎以外的連結
    • 新聞稿
    • 廣告信
    • Wikipedia
    • 書籤網站

4-2 搜尋引擎的登錄

4-3 Search Engine Filter 的對策

  • 新開的 domain 要半年後才比較容易排到前面的搜尋結果,但已建立的 domain 的 subdomain 不在此限。
  • 所以有三個解決方案:
    1. 從半年前開始一點一點的更新資料。
    2. 將新網站建為已存在的網站的 subdomain
    3. 非常有時效性的新網站直接跳過 SEO,做 SEM

4-4 SEM 的併用

  • 下面是美國 Enquiro 的發現:











































    搜尋結果順序 搜尋結果被點擊率 廣告被點擊率
    1
    100%
    50%
    2
    100%
    40%
    3
    100%
    30%
    4
    85%
    24%
    5
    60%
    10%
    6
    50%
    10%
    7
    50%
    10%
    8
    30%
    10%

  • 換句話說,如果 SEO 的排序在八名以後的話,那還不如買 SEM 廣告算了。
  • 不過 SEM 是針對單一關鍵字的,不像 SEO 可在一次在很多關鍵字上都有效果。

4-5 外部連結的確保

  • 新聞稿
    • 在新聞稿中包有產品或服務的連結,連回自已的網頁,藉此取得媒體網站的外部連結。
  • Wikipedia
    • Wikipedia 在取得外部連結方面的功效有限(因為 Wikipedia 的連結都有 nofollow),但因為 Wikipedia 去的人是這麼的多,在裡面設連結的效果不見得比 SEO 差。但切記,只能放真正與主題相關,而且和對訪客有益有連結,不然會被砍的喔!
  • 書籤網站
    • 這就不須要多說了,除了在書籤網站上累積人氣外,登錄在書籤網站上本身就是取得外部連結的方式。但像 Wikipedia 一樣,書籤網站的 SEO 也要很小心,不然是會有反效果的。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SEO 教科書/第三章/HTML 的最適化(二)

3-11 CSS 與 Javascript 的外部化

  • 好處一:Google 不 index 大於 100KB 的網頁,所以網頁內有很肥大的 CSS 或 Javascript 容易被 Google 忽略。
  • 好處二:分離的 CSS 與 Javascript 有助於避免 Google 誤判標籤的起點與終點(Googlebot 的容錯度比一般的 Browser 低很多)。

3-12 活用子網域名

  • 子網域間的連結會被當成外部連結來處理。
  • Google 同一個網域名的搜尋結果最多出現兩次,所以設立很多不同的子網域就能突破這個限制。
  • 新網域名不論經過多少的 SEO 努力,都要至少半年到一年才能爬到比較前面的結果去,這個似乎是因為搜擎引擎有特別過濾,但子網域是依附在主網域之外,沒有這個限制。

3.13 Sitemap

  • Sitemap 在很多時候(像是整個網站都使用 flash 的時候)是搜尋引擎了解網站的唯一方法
  • Sitemap 是唯一最適合做大量內部連結的地方,因為 Sitemap 上放再多的連結也不會覺得奇怪。

2007年10月18日 星期四

SEO 教科書/第三章/HTML 的最適化(一)

3-1 內部要素的 SEO

  • 簡單來說,就是要寫容易被搜尋引擎了解的 html
  • 與 SEO 有關的標籤有:
    • <title>
    • <meta>
    • <hx>
    • <a>
    • <strong>,<em>
    • <img> 的 alt 屬性
    • <acronym>, <abbr>
  • 此外,還要這些要素也要注意:
    • 關鍵字出現頻率的最適化
    • 網站選單的配置
    • JavaScript 與 CSS 的外部化
    • 子網域名
    • 網站地圖(Sitemap)

3-2 <title> 標籤

  • <title>標籤是 SEO 中最重要的一個標籤,因為:
    • 對搜尋引擎來說,這是獲得網站關鍵字的重要方法。
    • 對訪客來說,標題是決定是否點擊前往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 <title>標籤的注意事項:
    • 因為 Google 在標題上只顯示 30 個全形文字,因此超出這範圍可能無法正確地表達網頁的功能
    • 猜測訪客前來網頁的理由,並據之設定標題。例如:
      • 「什麼是OO?」 > 「OO的基礎知識」、「關於OO」
    • 標籤內最好只有一個明確的關鍵字,這不僅有助於訪客判定內容,也可以避開被搜尋引擎認定為 Spam 的可能性。
    • 避免在標籤內放入冗長的固定字串,例如公司名。這會增加搜尋引擎判斷關鍵字的困難。
    • <title>內的文字要和<body>內的文字相關!不然會放機器人扣分的…
    • 最後,避免在 <title>加入「●」、「♂」之類的特殊符號,也會被扣分喔!

3-3 <meta> 標籤

  • <meta>標籤中與 SEO 有關的設定有四個:
    • <charset>
    • <description>
    • <keywords>
    • <robots>
  • <charset>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XXXX">,XXXX 為 big5 或 UTF-8 等
    • charset 協助搜尋引擎辨識文字的編碼。雖然說現在的搜尋引擎多少有些自動判斷能力,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幫它一下的好。
  • <description>
    •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XXXX">
    • 部份的搜尋引擎(書上沒註明是哪些)在擷取說明文字時,會優先從這裡取得。字數以 120 字左右以內為佳。
    • 當然別忘了在這裡面放關鍵字喔!
  • <keywords>
    • <meta name="keyword" content="X,X,X,X">
    • 以前的搜尋引擎會從這裡爬關鍵字,所以常常會被 Spam 進一堆無關字,久而久之,搜尋引擎也就不看這裡的內容了。
    • 但這裡面的字終究是網頁的一部份,有可能被當成純文字來爬,再加上有些搜尋引擎的規則我們真的不知道,或許還有搜尋引擎在看這裡呢?
    • 關鍵字以 3~10 個為最佳
  • <robots>
    • <meta name="robots" content="index/noindex, follow/nofollow">
    • 這是控制機器人行為的。index/noindex 決定了這一頁出不出現在檢索結果裡,而 follow/nofollow 則是 robot 會不會順著這一頁上的連結爬出去。

3-4 <hX> 標籤

  • <hX> 指的是 <h1>, <h2>, <h3> 等一串專用的標題標籤
  • <h1> 佔有最重要的地位,基本上一頁只能用一次,顯示的內容以和 <title> 標籤內雷同為佳。
  • <hX> 標籤的使用要照著大標題(h1) -> 中標題(h2) -> 小標題(h3) 的順序使用,混亂的順序 (<h3> <h2> <h1><h3>) 會大大的降低 <h1>標籤在搜尋引擎中的重要性。

3-5 <a> 標籤

  • <a> 標籤導向的目標內容,和 <a></a>內所包的文字最好要一致。例如:「<a href="">博客邦</a>」會好過「<a href="">點這裡</a>」。
  • <a> 標籤的影響主要是在從外部連進來的連結上,所以在網站上最好有預先設定好的格式,協助外部來源做 backlink。

3-6 <strong> 與 <em> 標籤

  • <strong> 和 <em> 是「內容強調」型的標籤,表示被圍住的範圍有內容的重要性,自然也更容易受到搜尋引擎的重視,判斷為網頁的關鍵字。
  • <strong> 和「視覺強調」型的標籤 <b> 在外在表現上是一樣的,而 <em> 則和 <i> 一致。

3-7 <img> 的 alt 屬性

  • alt 是唯一傳達圖片意義的方法,因此對圖片搜尋來說,這是最主要的比對方式。
  • 除非很在意 alt 做為替代說明的用途,不然就直接在 alt 裡插以空白隔開的關鍵字就好了。
  • 關鍵字以 2~3 個為佳。

3-8 <acronym> 與 <abbr> 標籤

  • <acronym title="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acronym>
  • acronym 指的是「縮寫」,例如上例的 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 縮寫成 SEO,而 abbr 是簡稱,例如 weblog 簡稱為 blog。
  • 加上了這個說明後,搜尋引擎會在原文和簡稱間加上等號,只要有人搜尋兩者中的任一個,都有被找到的可能。
  • 夾在這兩個標籤之中的字會比較容易被判定為網頁關鍵字。

3-9 關鍵字出現的頻率

  • 關鍵字(詞)佔總單字數的 5% 左右為最佳。
  • 複數的關鍵字存在時,關鍵字間的距離會影響搜尋引擎的判斷。例如當關鍵字是「蘋果」和「減肥」時,「吃蘋果有助於減肥」的效果會小於「蘋果減肥法」。
  • 關鍵字的表現方式要統一,要不就全篇都寫「搜尋引擎最佳化」,不然就全寫「SEO」,不要混著用。

3-10 選單的配置

  • 搜尋引擎對直接接續 <body> 標籤的 100 個字元的內文有特別加權
  • 因此選單可以的話,用 CSS 排版的方式,避開緊接著 body 的這一塊區域。

未完待續

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Google關鍵字行銷/CH123第一章 讓顧客來找你

第一章 讓顧客來找你
第二章 打造你的自動行銷機器
第三章 Google廣告的正道:搔到癢處

CH1
基本上就是廢話,不外乎講些讓網站發揮威力、我連睡覺都在作生意,關鍵字行銷好棒啊,考試都考一百分之類的。
CH2
其實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在人們點選了關鍵字廣告到你的網站之後,把事情單純化。想好你要滿足搜尋者的什麼需求,從他那裡獲得什麼?這和LPO的概念很像,只是多了一個條件,確定你要獲得什麼,用簡單、直接的方式取得。


3-1 命中市場的三個問題
  • 有多少人在找這種產品?
 先了解你的產品大家可能都用什麼樣的字來搜尋,對應到內容經營來說,就是了解人們對什麼有興趣。利用Overture提供的工具來查詢,或是soooga資料。
  • 你的點選成本有多高?
 就是查詢你要排在搜尋結第一位,需要花多少錢。申請一個Google AdWords帳號就能知道。
  • 誰是你的競爭者
 這一點很有趣,想知道某個關鍵字廣告,有多少人在競標嗎?記下搜尋結果頁右側贊助商連結第一筆資料,然後到搜尋結果裡去找,看這個連結出現在第幾項,這個關鍵字就有多少人在競標。

3-2 第三章其他部份都在教怎麼申請/設定AdWords帳號,請自行查閱。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SEO 教科書/第二章/關鍵字選定

2-1 關鍵字選定

  • 一頁的關鍵字最好只有一個,太多關鍵字的結果就是什麼都不是
  • 選擇適當關鍵字的方法有四個:
    • 由訪客記錄中查找
    • 參考競爭對手的網站
    • 使用工具
    • 採用複合型的關鍵字

2-2 由訪客記錄中尋找關鍵字

  • 這部份沒什麼密訣,基本上就是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來網頁的人都是從什麼關鍵字來的,再針對這些關鍵字做最佳化。

2-3 參考競爭對手的網站

  • 參考競爭對手的 <title>、<hx> 等標籤,從中撈出對手使用的關鍵字,之後:
    • 從中找出自已網站欠缺的關鍵字,或
    • 試圖尋找同義,但不同的關鍵字,例如「旅行」和「旅遊」

2-4 使用工具

  • 常用的工具有:
    • Overture Keyword Selector Tool
    • Google Trends
    • Google Webmaster Tools
      • 主要是分析 Googlebot 爬網站行為的工具
      • 分析為什麼 Googlebot 爬不到
      • 提供數據
      • 分析 Inter-site 和 Intra-site 連結
      • 提供一些工具,例如設定網站被爬的頻率、設定預設的 domain、移除特定 URL 等。
    • BIGLOBE 搜尋
      • 每一個搜尋結果前面都會有十根小棒子,紅棒子數愈多,表示在 BIGLOBE 的評價中,這個網站和關鍵字的契合度愈高。
      • 想不出來它的數據是怎麼算的 XD
      • 這個工具可以拿來估算自已的網站在某個關鍵字上的「安全度」。如果和對手相差五、六根棒子的話(不論是贏還是輸),那基本上都可以暫時放著不管了。如果相差很近,那可能要多注意在這個關鍵字下功夫來維持領先地位了。

2-5 採用複合型的關鍵字

  • 據荷蘭 OneStat.com 的調查,搜尋時只輸入一個關鍵字的人只佔總人數的 11.43%,換言之九成左右的人搜尋時會輸入複合型的關鍵字。
    • 因此可以將頁面的關鍵字由「旅遊」改成「花蓮 旅遊」,或甚至「花蓮 旅遊 住宿」來針對特定的搜尋結果做頁面的最佳化,效果會比和眾多競爭對手爭像「旅遊」這樣熱門的關鍵字要來得有效率。
    • 當然,將關鍵字切的太細,搜尋的人也就少,因此這中間的取捨是要注意的。
    • 由於關鍵字的切細,相對應的頁面內容也必須要隨之修正來符合訪客的預期(進行 LPO)
  • 使用工具
    •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 Google 的「相關搜尋」,從中挑選適合的來加強就行。因為這些複合關鍵字都是真的有使用者在搜的關鍵字,因此效果應該會不錯。
    • Relekey

2-6 注意對應關鍵字的抵達網頁(LP)

  • 什麼是 LPO
    • SEO 的最終效果不是希望所有人都到達網站的首頁,而是到達對訪客而言內容最合適的網頁。
    • 確保訪客抵達的網頁合乎預想,同時又能夠簡易的從抵達網頁前往站內的其他類似網頁,就是所謂的 LPO(Landing Page Optimization,抵達網頁最佳化)
  • 舉例來說,如果訪客想找的是「iPhone」,可是搜尋到的結果卻只有 Apple 的首頁,那搜尋者可能會放棄在站內找 iPhone 在哪裡,直接點搜尋引擎上的下一個連結。
  • 關鍵字的選擇,必須要考量搜尋者可能的鍵入習慣,針對不同的頁面進行最佳化,例如針對搜尋「什麼是 iPhone」、「iPhone 實照」和「iPhone 破解」的人,應該要有不一樣的網頁內容最佳化。(註:我看起來這個是 tag 在做的事情,但別忘了這本書的對象是一般網站,而一般商業網站很少下 tag 的)
  • 因為 LPO 之後抵達的網頁都是很特化的網頁,因此如何引導訪客前往更廣域的網頁,而不是看完就閃,是網頁設計中很重要的課題。

2007年10月8日 星期一

SEO 教科書/第一章/SEO 的現狀與基本

1-1
  • 日本在 2006 年三月下旬,調查 18 歲以上網路使用者
  • 平均看 3.6 頁的結果(36 個結果)
    • 當對搜索結果不滿足時:
      • 46% 換 Keyword 再搜
      • 45% 增加補充的 Keyword 後再搜
      • 6% 換搜尋引擎
      • 2% 放棄
      • 1% 改從入口網站的分類插尋查找
      由此可知搜尋引擎使用者極度依賴單一的搜尋引擎,即使不是立即就有想要的結果,也有超過 90% 的人會在同一個搜尋引擎裡繼續試下去。
    • 創市際是不是也該做做看類似的調查?
1-2
  • 搜尋的障礙
    1. 搜尋時     > 找不到網站
    2. 查看搜尋結果時 > 摘文不親切
    3. 訪問網站時   > 抵達的網頁內容不符合預期
    4. 站內移動時時  > 無法前往其他相關網頁
    5. 進一步行動時  > 沒有滯留、回訪的理由
  • SEO 的流程
    1. 選定關鍵字
    2. 網頁 HTML 最佳化
    3. 取得外部連結
    4. 效果測定
1-3
  • 日本的廣告點擊率推估在 10%(真的假的啊…)左右。
  • LPO(Landing Page Optimization):總之就是要讓搜尋進來的人看到一頁完全符合他對關鍵字期望的網頁就是了
1-4
  • SEO 有內部要素和外部要素兩大要素,缺一不可。內部要素指的是 html 的調整,而外部要素則是如何被外部的網頁連結到。(很沒意義的一節)
1-5
  • 「效果測定」其實是重新前往關鍵字選定前的一個中間步驟,在考慮完各種數據(考慮的方法在第六章)後,重新開始一輪新的 SEO 流程。
1-6
  • 部落格是最適合做 SEO 的一種 CMS 平台。因為:
    1. CSS 分離
    2. 部落格系統已經事先做好 html optimization
    3. 個別主題的文章都有自已的一頁,容易做好 LPO
    4. RSS 的使用
  • Web 2.0 時代許多的共享技術都有助於外部連結的產生,例如:
    • 被當成 Widget 插入的 RSS
    • 增加自動 Social Bookmark 的連結
    • 提供 Trackback 連結

『SEO 検索エンジン最適化教科書』

SEO 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很陌生的課題,不過這本書用很簡易的方式將一些概念文字化,而且說不定裡頭有那麼一兩樣東西是我們之前不知道的呢 XD